3.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前夕,秒针系统权威发布《2019年度中国异常流量报告》,基于客观、准确的监测数据,全面揭示了中国数字营销行业欺诈现状。除了以往的PC、移动互联网品牌广告,报告还首次对NEW TV、线下户外、网站留资、社交平台及KOL等终端及媒体形式的异常情况进行了分析。
异常流量及数据造假是数字营销行业的顽疾,无论新旧媒体,繁荣的背后均暗藏着复杂的造假链条,异常流量不仅直接损害广告主利益,还制约了行业的良性发展。基于全年监测的互联网广告数据,秒针系统推算,2019年中国品牌广告市场因异常流量造成的损失高达284亿人民币。
通过对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,PC、移动、NEW TV端,快消、母婴、汽车、金融、IT等各行业的2000+品牌在1200+媒体投放的65000+广告活动(广告形式覆盖OTV、display、信息流、开屏、文字链、暂停、角标、创可贴、富媒体、创意中插、口播、冠名标板等),以及线下户外、网站留资、社交平台及KOL等营销及媒体形式进行全面监测,秒针系统研究发现:
2019年全年互联网广告异常流量占比31.9%,较2018年增长1.7%;
分媒体类型,垂直媒体是异常流量的重灾区,IT科技类垂直媒体异常曝光*为严重,同比上升14%;
分行业,网络及通讯行业异常曝光占比大幅上涨,成2019年*严重受害者;
NEW TV端广告全年异常流量占比为10%,代理方异常曝光*为严重;
2019年,超1/4的网站留资存在异常;
户外广告总体上刊异常率超过4% ,楼宇海报、户外大牌异常率较高;
社交平台异常流量占比近5成;KOL平均无效粉丝占比高达57.5%,母婴亲子类KOL无效粉丝占比超65%
上一篇:怎么判断关键词排名能否上首页?